1、主要技术内容
(1)国内熔窑烟气品质及性质相关性研究
(2)余热回收能力数学模型的建立及软件的开发和运用
(3)针对玻璃熔窑烟气的特性对余热发电热力系统的优化
(4)烟气含硫量、硫氧化物露点和排烟温度关系的研究
(5)余热锅炉结构形式及清灰设备的研究和选择
2、主要工艺流程
在二条玻璃生产线蓄热室后与烟囱间各设置一台包含有过热器、蒸发器、加热器共三个部分的余热锅炉;新开发的废气换热器每一部分下设灰斗并采用立式结构。由于余热换热器的设置,对玻璃生产中废气系统增加了部分阻力,因此需设置新的风机来克服增加废气换热器以及烟道后产生的阻力。原有主烟道作为事故排烟通道,不至于在余热锅炉发生故障时影响玻璃窑生产。汽轮机凝结水经凝结水泵送入除氧器,再经锅炉给水泵为废气换热器提供给水,二台废气换热器生产的1.47MPa的过热蒸汽汇合在一起进入汽轮机用于发电,汽轮机做功后的乏汽通过冷凝器冷凝成水,经凝结水泵送入除氧器,从而形成完整的热力循环系统。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
技术名称 |
单位 |
指标 |
---|---|---|---|
1 |
装机容量 |
MW |
4.5 |
2 |
年发电量 |
104kWh |
3168 |
3 |
平均发电功率 |
MW |
4.0 |
4 |
年运转率 |
h |
7920 |
5 |
自用电率 |
% |
7.5 |
已成功应用于江苏华尔润集团公司浮法玻璃熔窑等级20余条浮法线,经过实际运行表明:系统运行稳定,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研发及工程应用为国内首创。丰富了“中国洛阳浮法玻璃技术”的内涵,为我国浮法玻璃生产的节能减排起到了示范作用,居国内领先水平,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