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险管理 > 理论研究 > 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装备的现状、发展方向及建议

理论研究

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装备的现状、发展方向及建议

来源:《中国机电工业》发布时间:2012/12/17 10:13:41

随着经济的急剧发展,我国生活垃圾日益增长,如何合理的处理处置生活垃圾显得愈加重要。本文根据我国生活垃圾的现状及特点,提出了适合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装备发展的建议。

 

  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我国城市规模和数量急剧扩张,城市化率从20%左右提高到47%,城市生活垃圾也大量增加,年增长率达到10%以上。全世界每年产生4.9亿吨垃圾,仅中国每年就产生近1.5亿吨城市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

 

  目前,通过国家的法律规范和政策引导,我国的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逐步形成和完善了以卫生填埋、焚烧、生物处理与综合处理四种方式为主的处理体系,相关技术装备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截止到2008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行的焚烧处理厂77座,填埋场近500处,堆肥厂30多处。

 

  在国家已制定的生活垃圾处理政策方面,配套措施有待完善,部分城市仍然没有生活垃圾处理具体实施方案,对于政策法规驱动型的垃圾处理产业发展带来制约。同时,国家对于环保装备制造企业的科研和固定资产资金支持不够,影响着企业制造能力提升和新产品研发。

 

  在重大技术装备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最急需的垃圾焚烧发电成套技术装备、垃圾填埋气体回收利用技术装备、垃圾厌氧消化处理成套技术装备、垃圾综合处理技术装备、垃圾处理信息化管理技术装备等重大技术装备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垃圾分选、垃圾渗滤液处理、垃圾焚烧烟气净化、垃圾焚烧飞灰处理与利用等关键技术、设备及材料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应重点突破和推广示范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与装备

 

  根据我国生活垃圾发展形势,我们认为,应重点突破及研发以下技术:研发大型炉排炉垃圾焚烧关键技术装备;重点研发流化床汽化熔融炉技术装备;开发填埋场的人工合成排水层材料;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渗滤液场内同质回灌技术装备;突破填埋气体回收技术装备;根据我国不同地域、不同垃圾成分开发适合我国的垃圾堆肥技术装备,着重研发生物反应器;进行利用厌氧消化技术(Digestion)处理城市垃圾的研究,并取得突破;研发大型填埋气体火炬和700KM以上的填埋气体燃气发电机组:垃圾焚烧延期处理工艺中逐步增加干法工艺的比例:加强对垃圾焚烧产生的二恶英的控制技术的研发;研究产气模式、开发关键技术、设备和零部件,形成垃圾填埋气体回收利用成套技术装备自主制造能力;垃圾填埋气体回收利用关键技术和设备的主攻方向是:新型高效垃圾填埋气燃烧发电机和发电系统开发及优化运行;新型高效垃圾填埋气火炬燃烧系统开发及优化运行;垃圾填埋气提纯工艺;垃圾填埋气燃烧热能用于填埋场渗滤液蒸发浓缩系统的技术开发。

 

  重点推广示范以下技术:推广示范我国自主生产并应用于国内填埋工程的垃圾填埋防渗材料:高密度聚乙烯(HDPE)防渗材料,支持能达到一、二级排放标准的国内渗滤液处理技术装备产业化研究;推广示范国产大功率重型垃圾压实机(≥28吨);在渗滤液处理中示范推广反渗透(RO)技术装备;推广示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0-600/日及以上规模的垃圾焚烧炉排炉及其关键设备;推广示范自主制造的垃圾厌氧消化处理成套技术装备、垃圾蒸煮水解处理技术装备等,满足市场需求;继续开发、示范、推广适合国情和各地不同垃圾特性的垃圾综合处理技术装备,基本满足国内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需求。

 

  发展方向及建议

 

  鉴于我国生活垃圾智能化分选技术起步较晚,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差距较大,建议尽快制订垃圾分选重大技术装备免税优惠政策,扶植国内制造企业2-3年,帮助企业加快引进消化吸收的步伐,以尽快缩小国内外技术水平差距,满足我国目前迫切的市场需求,降低工程造价。

 

  环保装备制造业企业相对规模较小,目前环保装备的发展主要以企业自筹为主,投融资形式单一。虽然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意识逐年增强,2010年企业自发用于技术改造、购置设备工器具的费用同比增长56.4%,但单靠企业自身是远远不够的。环保装备市场是个被动的市场,政府应加大对环保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植力度,尤其在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投入方面,国家应给予贷款贴息优惠政策,加大对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拓宽投融资渠道,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为提高生活垃圾重大装备自主化能力和水平,满足市场急需,对大型垃圾焚烧发电成套技术装备、垃圾填埋气体回收利用技术装备、垃圾厌氧消化处理成套技术装备、垃圾综合处理技术装备、垃圾分选、垃圾渗滤液处理、垃圾焚烧烟气净化、垃圾焚烧飞灰处理与利用、餐厨垃圾处理等关键技术设备和配套件,应组织实施开发攻关、应用示范(包括首台(套)示范)专项工程,建立垃圾处理技术装备领域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项工程所需经费可由多方筹措,国家应在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予以适当补贴。

 

  此外,我国应加强标准化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加快研究编制垃圾处理技术装备标准体系,为这个行业的标准制修订提供规划蓝图。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垃圾处理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设备,应制定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研究制定保证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共性、基础性标准,鼓励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发挥装备制造有关行业协会的作用,搭建该领域标准化信息平台,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服务。

 

  20124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为提高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根据我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现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组织编制了《“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的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明确政府工作重点,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批转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11]9号)的重要支撑,是指导各地加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和安排投资的重要依据。

 

  相信通过《规划》的颁布及实施,将加快我国垃圾处理技术装备行业的自主创新与升级。

 

  总之,人类的矿产资源正在逐渐枯竭,被利用的资源都转入到人们生产的各种产品中,因此很多产品,包括生活垃圾将成为未来的矿产资源。我国应继续研究制定更多的相关技术政策、经济政策和重大技术装备免税优惠政策,引导行业更加稳定、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