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险管理 > 理论研究 > 财务风险类别浅析

理论研究

财务风险类别浅析

来源:CNBM发布时间:2012/2/3 11:04:14

 

一、财务风险的形成

       财务风险指是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而使资本价值形态在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从资本运动的角度看,在G—w—w’ —G’的资本运动过程(即资本垫支.资本消耗、资本回收的过程)中,资本流通的始极是货币本金的垫支,终极是得到价值量增加的货币本金收回,财务是为了重新获得货币而垫支货币的活动。所以,资本财务的风险萌芽于本金垫支之时。只要有把货币作为资本来使用的意图,资本就具有无法得到价值增值的总风险。资本的流通过程,既是财务风险的转移过程,又是财务风险的积聚过程,某一资本形态的风险不仅接纳了上一资本形态的风险,同时又吸收了本形态新的风险。随着资本价值逐渐集中于商品产品,风险也在不断的积累。总之,资本循环的每一步都印上了财务风险的痕迹:本金垫支的开始,风险就已经启动,资本价值转换和增值的过程,就是风险的转移和积聚过程。财务风险,是资本价值经营的必然产物。

二、财务风险的分类

       对财务风险进行分类,有利于经营主体正确认识财务风险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形式,以及把握财务风险的运动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策略,以实现风险管理的目标。基于对财务风险形成过程的认识,下面就按照两个标准对财务风险进行了分类:

1.按照资本运动环节的存在形态进行分类

       资本运动环节的存在形态即企业财务活动的主要环节,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本回收和收益分配活动。风险则相应地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以及收益分配风险。

       (1)筹资风险。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由于市场行情瞬息万变,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容易导致决策失误,管理措施失当,从而使得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即是指企业由于筹资而不能按时足额的偿还借款的可能性,以及股东权益的可变性。企业的筹资渠道一般可分为两类:借入资金和所有者投资。如果借入资金不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致使企业不能按时还本付息,不但会造成企业经营上的困难,甚至会直接导致企业的破产。而对于企业的股东,既不能满足现有股东的收益目标,也会因而丧失潜在的投资者。

       (2)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源于企业的投资活动,是指投资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效益,从而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

       因此投资活动是企业财务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投资的正确与否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由于企业决策缺乏科学,管理措施失当,经营环境的复杂多变等诸多原因,从而使投资的实际收益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使投资产生巨大的风险。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不能盈利:或虽已投产,但出现亏损,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②投资项目并无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存款利息率;③投资项目既没有亏损,利润率也高于银行存款利润率,但低于企业目前资金利润率水平。如果用投资项目的收益期望值和期望值标准差两个指标来计算比较投资风险的大小,收益期望值越小,标准差越大,表明某个投资方案的投资报酬率的平均水平越低,不确定性越大,投资风险就越大,反之,投资风险越小。

       (3)经营风险。即资本回收风险。资金是企业生命的源泉,是企业经营之本,只有充足的资金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资金回收风险是指产品销售以后,其货币资金收回的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性。为了增加产品销量和扩大业务,许多企业都采用赊销的方式销售产品,不但增加了坏账.也使财务风险加大。此外,企业资金回收的风险还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有密切关联.也取决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水平的高低。

       (4)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是企业一次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指企业实现的财务成果对投资者的分配。收益分配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可能使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收益分配风险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收益确认的风险,由于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和会计方法不当,虚增利润导致大量资金提前流出企业引起财务风险:另一方面是对投资者分配收益的形式,时间和金额把握不当而产生的风险。

2.按资本运动阶段的逻辑顺序进行分类

       按资本运动阶段的逻辑顺序,资本经历了垫支,消费,回收及到下一次运动前的间歇四个阶段,由此,把企业的资本运动阶段分为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以及分配阶段。当然,资本的运动是离不开整个外部环境的,于是与之相应的,产生了资本配置风险、资本消耗风险、资本产出风险、资本复原风险、资本支付风险及资本市场风险。它显示了资本从货币商品到生产要素商品、营业商品再到货币商品的过程中,风险随着资本的不断变化从上一阶段转移到下一阶段,并逐渐地暴露出来。

       具体来说,各阶段风险如下:(1)购买阶段——资本配置风险,即无法得到期望的生产要素及组合状态的可能性;(2)生产阶段——资本消耗风险和资本产出风险,即预付资本量可能无法收回的可能性,以及产品使用价值得不到社会认可的可能性;(3)销售阶段——资本复原风险,即资本无法还原到原始出发点形态的可能性;(4)分配阶段——资本支付风险,即无法满足资本所有者权益要求的可能性;(5)外部环境——资本市场风险,即市场环境因素引起资本商品市场价值波动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