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2018年12月14日,宋志平董事长在集团党代会党委工作报告中指出,集团党委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把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贯穿改革发展全过程,按照国资委党委树立的“迈向高质量、建设双一流”的工作导向,加强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规范治理、企业文化、廉洁从业“四个结合”,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当前,面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建好班子、带好队伍,进一步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有效履行好职责使命,成为基层党组织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文将以第十组研讨交流的主题:如何在基层有效推进“四个结合”、“四化融合”为基础,就各支部书记在从事基层党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形成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党建工作和经营工作联系不够紧密
我组成员认为,在基层党务工作中,党建工作未能紧密联系生产经营工作。其主要原因包括双向考核机制不够完善、党政工作分离、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经营者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够。表现为部分企业缺乏完善的经营党建双向考核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多向业务经营工作者倾斜,对于党务工作人员激励机制不够,造成党务工作人员晋升渠道闭塞,工作动力不足。同时,高层管理人员对于党建工作者的重视程度不够。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形成原因,我组提出以下改进措施:结合单位实际,找准四结合的契合点,实现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互补提升。
二、基层党务人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我组认为,基层党务人员在企业中没有充分发挥本岗位的作用。主要原因包括党建人才贡献不被量化、基层培训机会较少、基层党务工作人员精力有限。
首先,党建工作属于长期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立杆见影,需要党务人员持之以恒得坚持下来,打牢根基。二是基层党务人员的培训机会较少,政治素养提升较慢。虽然近几年集团加大了对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力度,但毕竟时间有限,大多数党务人员每年获得的培训机会较少,主要靠支部内部自学或以党课的形式学习。三是基层党务人员多为兼职,精力有限。基层党务人员多同时兼任其他重要职务,无法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党建工作中来。
针对上述问题,我组提出以下改进措施。首先,将党建人员的考核指标尽可能量化,例如考核党务工作者所获得的荣誉称号数量,发展党员的数量及质量,撰写报告及开展党务活动的数量和质量,从而通过完善考核机制给予党建人才相应的晋升机会,激发党建活力与人才锻炼培养结合,使党的路线、方针等具体落实在基层。其次,加大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力度,采取内训与外训相结合的方式,定期组织培训。三是加大培养专职党务人员的力度,对于基层党员人数较多的支部,考虑配备专职的党务人员,高效高质量得开展支部工作。
三、员工对企业的归属层次感不一致
我组认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没有达到一致的高度,主要表现为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够、企业文化宣传力度不够,员工缺乏统一思想教育。部分企业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党员身份,未能在日常工作中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其次,由于对本企业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有限,忠诚度不高。
因此,需在日常党务工作中,深入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要求党员时刻不忘党员身份,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打造坚强战斗堡垒。要培养标杆,通过标杆影响其他人员,从而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要结合实际工作,加大对企业文化的宣传力度,加深企业员工对本企业的忠诚度和认同感。
四、党组织如何在“四个结合”中更好发挥作用
我组成员认为,由于党务工作者长期处于企业的职能部门,对一线的深入了解不够,对企业经营关键环节的参与度不高,对企业的真实状况缺乏了解,因此无法在“四个结合”中有效发挥积极作用。
因此,建议在企业经营环节中,加大党建工作的宣贯力度,使党组织有效带动生产,实现双向结合。其次是明确党务工作的阶段性任务,分阶段分层次解决在各工作环节中遇到的不同问题。最后是党务工作者需要深入基层,切实了解企业经营一线,了解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运转方式和环节,更加有效参与到企业各环节中去。
在新时代,只有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才能更好的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着力壮大企业实力、塑造核心竞争力、扩大企业影响力;只有将科学的理念、创新的举措、务实的方法贯穿其中,坚持改革创新,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握战略机遇,乘势而上,方能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融合推进、融合发展,实现各项工作新的突破、新的成效、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