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本次培训班要求,结合3月11日下午郭勇刚教授《结构化研讨方法》的培训,3月12日上午,第六小组在小组召集人冶俭同志、田文顺同志的带领下,在C座402研讨室开展了主题结构化研讨活动。下面就活动的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阶段:组建团队,确定主题。3月11日,第六小组召集人、联络人参加完《结构化研讨方法》培训后,立即建立“结构化研讨六组”微信群,通过微信平台将大家召集起来。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小组成员彼此不甚了解,为了确保第二天研讨活动的顺利进行,小组召集人冶俭同志在群内组织大家结合培训班给出的五个研讨问题,商议确定本小组的研讨主题。经过大家讨论,确定了本小组的研讨课题---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如何创新活动载体。主题明确后,大家利用晚课结束后短暂的休息时间,围绕研讨主题思考问题,分析原因,酝酿对策。
第二阶段:主题研讨,明确问题。3月12日上午,第六小组结构化研讨活动正式开始。在小组召集人冶俭同志的带领下,大家轮流做了精彩生动的自我介绍。通过介绍,大家进一步增进了了解,为小组后续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冶俭同志向大家介绍了结构化研讨的方法和步骤,指定了本小组的纠偏员、计时员和书记员。小组成员围绕“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如何创新活动载体”展开研讨。
首先,大家依次发言,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和对基层党建活动载体的认识,找出了目前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在40分钟的发言过程中,小组成员共找出28项问题:创新创效不足、文化层次不均衡、人员分散、保守和激进并存的工作态度、支部书记与行政一把手配合不力、学习活动时间“受限”、基层党员学习性欠缺、脱实向虚、脱离人心、不接地气、主动创新意识差、工作只顾留痕、主人翁精神不强、过程监管不力、横向交流少、重工作轻学习、领导不重视、主办者积极性不高、业务水平不强、持久性不强、参与度不足、两张皮现象严重、活动载体单一、脱离实际、党建生产考核结合不足、活动经费不足、矫枉过正。
随后,针对上述问题,小组成员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归纳总结,共提炼出普遍存在的5大问题:一是脱离生产经营;二是领导重视不足;三是重形式、轻实质;四是基层党员的热情和参与度不高;五是党务人员业务能力不强。
第三阶段:分组研讨,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小组细化为两个小组,两位召集人分别担任组长,组织大家展开新一轮剖析,明确了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对策和意见。
问题一:脱离生产经营
一、原因分析:没有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了解生产的实际需求;学习活动没有目的,流于形式,为学习而学习,为活动而活动的思想长期存在;问责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党建与生产经营的考核指标结合力度不够。
二、改进对策和意见:一是进一步加强基层调研的力度和广度,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作用,深入基层,探求民意。二是建立有效的学习活动考核机制,加强过程考核力度和奖惩力度。三是进一步加强“三基建设”,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将党建考核与生产经营指标考核有效统一起来,互为基础、互相关联。
问题二:领导重视不足
一、原因分析:政治站位不高,重生产、轻党建思想严重,“两本账”观念和“两张皮”作风根深蒂固;问责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党建与生产经营的考核指标结合力度不够;生产经营压力大,党建业务能力不强,两者无法有效兼顾。
二、改进对策和意见:一是加强企业领导人员对党中央指示精神贯彻学习,增强企业领导人员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制定有效的考核手段,推进党建帐和经济账“一本帐”理念的贯彻落实。二是进一步加强“三基建设”,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将党建考核与生产经营指标考核有效统一起来,互为基础、互相关联。三是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班子的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组织参与企业“三重一大”工作的决策;企业领导人应该制定详细的工作清单和工作计划,以及相应的补救措施。
问题三:重形式、轻实质
一、原因分析:顶层设计出发点不正确,只满足于党建的规定动作,对党建活动的认识不够深入;党建活动组织者对本单位主业了解不够,掌握不了与实际结合的着力点和方法;组织者设计载体的动机不纯,好大喜功,流于形式,善于表现;各级考核方式不一,应付和完成任务的思想大有存在,给形式主义开了口子。
二、改进对策和意见:一是将党建考核与生产经营指标考核有效统一起来,同时,结合优秀的党建工作品牌案例对顶层领导者进行培训引导,提高顶层领导者的认识。二是对党建主要参与者开展生产主业培训,进一步深入基层调研,找到党建活动与实际结合的有效着力点。三是加强组织者的思想素质教育,加强考核指标的实效化,对于玩忽职守和极不称职的组织者予以淘汰更换。四是各级考核应该按实情、重实效,不能只求结果不重过程。
问题四:基层党员的热情和参与度不高
一、原因分析:党建活动形式单一老套,方法死板、不灵活,无法与职工的切身利益关联起来,无吸引力,无新鲜感;没有调查研究,按照主管臆想制定活动计划,不了解基层人员的需求;一味命令,缺乏引导,职工只是被动的接受活动安排;活动体现不出职工的价值,职工的获得感不强;职工参与受到生产倒班、人员分散等因素影响。
二、改进对策和意见:一是创新开展各类寓教于乐的保安全、提质量、促生产、强技能、聚人心的品牌活动,并持之以恒做好推动开展;采取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调动基层职工的积极性。二是进一步深入基层调研,掌握和了解职工的想法,找到党建活动与实际结合的有效着力点。三是通过多种正激励的举措,引导职工从“要我参与”转变为“我要参与”。四是活动要有价值导向,要广泛开展“评劳模、树典型、立标杆”的精神层面的相关活动,广泛开展职工能力提升等相关活动。五是利用好班前班后会、交接班等时机,多组织开展小、快、灵、新的活动。
问题五:党务人员业务能力不强
一、原因分析:选人用人不当;新入职或者新转行人员,业务确实不熟练;学习意识不强,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机会不多;激励措施和职业规划方向不明确。
二、改进对策和意见:一是从各个方面考核评价,选拔有理想、品德好、有抱负的人员。二是加强培训和学习(购买专业书籍、上培训班、网络等多种手段)。 三是提高党务人员的收入和获得感,组织多样化和高层次的培训学习。四是提高优秀党务人员的待遇,健全党务人员的职业发展规划,让党务人员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第四阶段:材料整理,总结心得。
研讨结束后,小组指定专人组织相关汇报材料,并参与培训班的成果发布。
通过参与本次结构化研讨活动,小组成员不仅学会了一项分析解决问题的技能,而且在活动过程中大家由陌生变得熟悉,增进了了解,互通了有无,建立起深厚的团队友谊和“革命感情”,这是小组成员参与本次研讨活动***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