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年轻的水泥技术骨干在多年的一线岗位上,乔国君脚踏实地,任劳任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尤其是担任2号线窑长以来,他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始终战斗在生产最前沿,团结带领全线工人为2号熟料生产线的顺利达产、达效,并超额完成全年生产任务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精力。他连续多年荣获公司生产标兵,2007年荣获佳木斯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09年获得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荣获中国建材集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所在的中控室团队荣获佳木斯市“青年文明号”称号。
立足本职,刻苦钻研
乔国君多年从事熟料配料工作,工作中勤勉好学,善于钻研,虚心请教,积累了丰富的窑系统操作的实践经验。他以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勤恳的学习态度,取得了突出的业绩,成为公司生产主线的技术骨干和领军人物。
2008年,桦南分公司2号线在他的带领下,生产熟料904,637吨,完成年计划的100.52%,本年度月份最高产量达到91,022吨,创下本线月产量新纪录,同时也创下了2号线台时产量的新纪录;2008年回转窑运转率为85.92%,其中因石灰石待料等原因,第一季度停机一个月,年度历经了七次不同程度检修;2008年度fcao合格率为89.09%,同期85.1%,三天抗压强度为27.8Mpa,最高月份强度达30.3Mpa,同期24.9Mpa,圆满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
身先士卒,攻坚克难
近几年来,对桦南分公司熟料生产线来说,再提高台时产量已经很难,但是,乔国君认为越是艰难越是要向前冲。2010年是企业重组后的第一年,打好生产这一仗对完成全年各项指标是非常关键的,他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因为2号线从2006年投产以来一直没有进行过大的技改,系统上存在很多弊端,为了让2号线发挥出***潜能,他经常昼夜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全神贯注地盯住生产运行的每一个关键环节。2010年,桦南分公司2号线在他的带领下,生产熟料968,553吨,完成年计划的110.06%,9月份运转率达到了100%,同时也创下了2号线建线以来年最高产量的新纪录。在这期间,他付出了许多辛苦努力,特别是10月份的秋检,他连续十多天没有回家,吃住在检修现场。临时性的检修也一样,只要不点火下料,他都始终坚守在生产一线。在平时生产中,无论生产线的哪个部位出现波动,只要他一接到电话,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深更半夜,都立即赶往现场,查找原因,果断处理,使生产系统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正常。2010年下半年,他主要狠抓了工艺设备的运转率,精心操作调整物料和系统用风等,尽***限度提高台时产量。在他的努力下,2010年平均台时达121.73吨,这也是完成全年计划产量的关键。
创新管理,甘于奉献
在乔国君的眼里班组管理是车间管理的关键。他在2号线生产班组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制定了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并参照公司的百分考核制度细化了各项考核指标。根据工作能力及日常表现,重奖严罚,使全线员工树立了爱岗敬业、勤奋上进的思想。同时,他还设立了“月奖制”,对于在工作中肯动脑、勤动手、贡献突出的员工予以奖励,对于工作上出现纰漏的员工则予以处罚,使全员有了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从而大大调动了全员的工作积极性。
由于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整个2号生产线的设备磨损严重,在运行过程中故障频次明显增多,这就要求岗位工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对所辖区域进行死看死守。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日常工作中,乔国君始终坚持“检查及时,保养到位,记录准确”的管理模式,严格执行“清洗、润滑、调整、紧固、防腐”十字作业法,做到日常保养与专项保养相结合,实行专人管理和目标考核。尤其在反映设备运行状况的数据记录上,每天都会及时查看每台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为专业维修人员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数。
冬季生产时,由于气温低、物料水分大,库下断料、斜槽堵料常有发生。乔国君带领工人不惧严寒,在零下20几度的室外,用大锤敲、用铁杆撬、甚至下手抠。背湿了,飞溅的灰尘把他们塑造成了一个个辨不清面目的泥人;手冻了,十指连心就似针扎一样的疼痛难忍;脚麻了,无论是前行一步,还是后退一步都要付出平时几倍的力气,可他们依然顽强地坚持着,直到物料运行顺畅,乔国君带领工友们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休息室。如果不是那一口唯一能露出本色的白牙,也许你根本捕捉不到那竟是一个会心的微笑,那更是一个胜利者的自豪与骄傲。
针对去年原燃材料、进厂原煤价格不断上涨、进货困难的问题,公司被迫使用高灰份劣质煤,与低品位石灰石加尾矿配料来降低生产成本。面对着各种不利因素,乔国君在配料操作上不断调整,不断试验,大胆采用砂岩尾矿配料等,使2号线回转窑质量不但没受影响,反而创造了较高的台时,产量与三天抗压强度还创造了新的纪录。
乔国君同志多年如一日,刻苦钻研业务,在煅烧工艺创新上下工夫,认真抓好从配料到煅烧的每一个细节,统一操作。他不骄不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耕耘着、奉献着。年仅34岁的他,风华正茂,脚下的路在佳木斯北方水泥的这方沃土上将会越走越宽,他的青春也将在这里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