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建材国际装备有限公司有这样一名青年党员,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在危难之时独当一面,勇挑重担,他就是2011年荣获“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霍建国。
恪尽职守 攻坚克难
2008年,霍建国来到中建材国际装备有限公司控制部,成了一名控制工程师。控制部工作要求高、压力大,其中,审核类业务要通过各种资料展现工程实际进展情况,复核其真伪性、合理性、准确性,除了要有施工基层一线的工作经验、扎实的基础、多学科的知识外,还要勤于沟通,展望全局,推理联系,熟练掌握各种辅助工具;数据分析处理类业务,要能坐得住板凳,耐得住寂寞,顶得住枯燥,还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思维敏捷,思路清晰。霍建国同志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面对工作从不敢懈怠。在国内控制部工作期间,霍建国审核分包商工程进度款报告百余份,现场签证千余份,累计核检额1200余万元,编制各类报告百余份,业务谈判二十余次,累计核算施工图纸千余张。
2010年6月,鉴于他在国内的突出表现,公司委派霍建国同志赶赴利比亚FWAM项目部负责现场控制部工作。完全没有海外工作经验的他,面对这个全新的挑战,并没有退缩,而是积极面对业务关、沟通关、习俗关等一系列问题,踏实工作,虚心学习,很快就捋顺了工作思路,构建了工作框架。利比亚项目部编制只有12个人,虽然霍建国同志隶属控制部,但是在现场也是保洁员、司机、翻译。其他部门工作吃紧的时候,在不耽误本职工作的同时他都全力以赴予以支援。物资材料大批到场的时候,他协同物资部的同事整理材料清单,定期结算材料供应量,通知分公司财务付款;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筑的时候,散装水泥需全天候等待卸货,他经常在皮卡车里通宵办理卸货手续;国内发运材料无法满足现场需求的时候,他和土建专业的同事们连轴转清算材料缺口,及时补采,保证现场施工需求。
海外项目对于每个参与其中的人来说,都不是件轻松的事情,他们远离祖国,远离亲人,有的刚成了家,有的刚做了父亲,有的刚毕业就到海外施工现场,工作不能很快上手,感到迷茫压抑。霍建国同志作为项目部为数不多的党员,主动担当起心理疏导员的重任,利用休息时间主动找他们聊天、打球,把自己的切身经历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使大家很快摆脱阴霾,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工作中。
在项目现场,每个月底都要面对工程进度款申请和结算的辛苦。在项目中,总包方对分包商工程进度款结算往往成为矛盾集中的焦点,每逢结算日的到来,他除了要做足功课外,往往还要经历一番唇枪舌剑、电光火石的较量,一方面要稳定分包商的情绪,保证分包商的合理利益,另一方面要尽一切可能控制成本,保证进度完成情况真实可靠,使公司资金得到有效利用。除此之外,他还要编制进度款发票及明细,准备L/C议付单据,并接受咨询公司驻场代表审核确认;然后赶赴班加西,得到另外五位咨询工程师的确认,完成放款认证文件的签认;最后将材料送往首都的黎波里业主处,办理付款信函的确认。为规避阿拉伯人低效率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缩短收款环节的工作时长,他频繁往返于相距近1000公里的三个城市之间,不仅要克服穿越戈壁滩近7小时的辛苦,还要面对咨询公司和业主的不配合。但他总能用自己的细心、耐心一一化解,这种对身体和意志的双重考验,已成为他工作中的家常便饭。就这样,至我方人员全部撤离利比亚FWAM项目现场,他已完成签认工程进度款三期,总计约1400万欧元,设计费两期,总计约180万欧元。
危难之时 彰显党员风采
2011年2月15日,利比亚局势动荡加剧,项目部接到公司指示,为保证人员安全,随时准备撤离。由于利比亚国内局势不明朗,周边的加油站此时已经空仓。在与国内网络通讯中断的情况下,现场项目部领导果断决定停工,将储油罐的柴油作为应急发电之用,储备食物并且定量供应,做长久打算。办公室设立24小时值班室,并将霍建国同志的座机设为值班电话,保证电话时时畅通,随时接听分公司或国务院当地工作组来电,传达最新信息和国内领导的指示。
2011年2月22日,现场停工当天,恰逢进度款结算期间,进度款的签认工作一直压在霍建国同志心头,本结算期间内现场共计完成约产值464万欧元,如不能按时结算,将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由于一些小瑕疵现场工程师拒签本期进度款发票及明细,他立即表明态度:有瑕疵的部分可以扣除,但是合格部分应得到认可签认。经协商无果,面临撤离后拿不到本期进度款的窘境。霍建国利用午饭时间,调整了发票顺序,重新准备了签字材料,然后给现场工程师写了一封真诚的信,口吻平和,详述其中缘由,当天下午终于得到了现场工程师的约谈,经过半个小时的谈话,终于不辱使命,完成了签字工作。
接到撤离通知后的第二天午饭过后,大家都在电视机旁看着报道,分包商的工人一涌而进,顿时将食堂塞满,大伙你一言我一句,焦急地询问有关撤离回国的情况,几名工人情绪非常激动,情况极度紧张,面临失控。霍建国临危不乱,立即组织几名同事对工人师傅们展开耐心的解释,将目前现场所了解的情况如实告知,安抚他们焦虑的心情,调配电话让他们赶在网络好的时候给家人报平安,向分包商保证管理人员永远走在工人后面;并讲明道理:只有大家步调一致,听从指挥,才能确保平安顺利地返回祖国。
2011年2月23日,现场接到国务院当地工作组电话,通知我方269人于次日下午2点之前到赛巴哈国际机场集结,等待撤离。此时,急需下载政府制定的回国证明和登机证等文件,可现场断网已经多日,只能前往30公里外的一个中资公司办理。沿途不确定因素众多,情况非常复杂。面对危险,霍建国同志没有退缩,和其他几名同事冒着生命危险,在当地警察的护送下顺利抵达,为大家下载完资料又返回营区。随即,现场开动了所有的打印机,霍建国带领其他几名同事连夜准备登机手续并报工作组备案,电话一打就是4个多小时,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天已经放亮了。就在他准备小憩之时,值班电话再次响起,工作组通知只能走115人,霍建国同志几次要求留下来均遭到领导驳回,领导对他说:“第一批返回,未知因素众多,先走的这批人大多情绪不太稳定,你一定要保证大家顺利回国。”一路颠簸,他还在为大家认真仔细地填写登机证,直到机场门口才写完最后一个人。
经过反复确认,第一批顺利乘坐土耳其使馆包机离开了赛巴哈。临上飞机,霍建国同志还不忘将自己定量配给的食物和毛毯留给那些仍然在机场焦急等待飞机的其他中资公司人员。飞机于当天零点顺利在伊斯坦布尔亚洲机场降落,刚入住酒店,他就拖着疲惫的身躯向国内通报情况。正准备回房休息时,他得知15分钟后将有一大批人员入住这个酒店,使馆工作人员根本忙不过来,就主动请缨,协助使馆人员帮工人们办理房卡,发放食物和水,向工人们交代如何开门取电……当疲惫的工人们已安心休息时,他才返回自己的房间。临归国前,使馆工作人员真诚地对他说:“你们才是最需要感谢的人。”经历了这次利比亚撤离的员工群众说:“在这次血与火的洗礼中,最靠得住的是组织,冲在最前面的是霍建国这样的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又一次证明,共产党员是我们这个团队最优秀的人,他们是我们战胜困难的主心骨!”
“急难险重我先行,危难之处显身手。”霍建国同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用忘我的投入挥洒着青春激情,真正树立起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