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明,女,现任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自1982年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毕业以来,张晓明一直奋战在复合材料研究一线,历任哈尔滨玻璃钢研究所工程师、副所长、总工程师,中国建材集团科技管理部副主任、主任、副总工程师等职务。在多年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中,她潜心钻研,勇于创新,科学管理,乐于奉献,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和中国复合材料及风能装备产业的快速发展与产业升级做出了贡献。
潜心钻研,成果显著,以过硬的业绩成为国内复合材料方面享有盛誉的专家。作为全国较早进入复合材料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张晓明近30年来一直从事先进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工作,先后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和军工配套项目的研究开发,在航天先进复合材料、新能源复合材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开发、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国内复合材料方面享有盛誉的专家。
她先后参加了《风云2号气象卫星碳/环氧复合材料结构件研制》、《中星22号卫星芳纶复合材料天线伸展机构和天线承力截锥》等重点国防军工配套研制项目,以及《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谱仪碳复合材料结构件研制》、《60万千瓦大电机承力锥壳研制》等多项国家科技攻关的研究工作。这些成果已先后成功应用于我国的战略导弹、卫星、飞船,以及经济建设。
尤其是在航天先进复合材料结构部件制造方面,作为工艺技术负责人,张晓明主持完成了《神舟号飞船碳纤维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件研制》课题工艺研究。组织完成了飞船推进舱承力截锥壳(当时国内***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返回舱安装支板主承力结构件,以及喇叭形天线的工艺技术开发和样件试制。在首个样件试制期间,她昼夜坚持在试制现场,与课题组人员共同重点解决了大尺寸与大锥度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构件的成型、大开口碳纤维复合材料圆锥壳开口补强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为神州号飞船按期首飞成功做出了积极贡献。
历经8年时间,张晓明主持完成了国家“863计划”《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技术研究》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借助于聚合物流变学等理论,系统研究了热塑性复合材料熔融浸渍、拉挤和缠绕等工艺理论问题,建立和提出了“层内复合”和“层间复合”的概念,并指导完成了该课题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熔融浸渍、拉挤和缠绕等项工艺研究,研制出相关的工艺设备。在课题组全体人员共同努力下,该课题被评为A级课题,课题组被评为新材料领域的先进课题组。
2005年9月,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中复神鹰开始探讨碳纤维的研制与生产技术,先后完成了碳纤维原丝、碳纤维和关键装备等三个方面的系统研究。2008年11月,年产1000吨碳纤维生产线正式投入生产,成为国内生产规模***的碳纤维制造企业。
碳纤维生产技术对于张晓明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体系,为了尽快掌握相关的碳纤维生产技术,从2008年起开始,她深入一线,先后参加了T300碳纤维的试制、千吨线建设和生产工作、T700和T800碳纤维开发的相关工作。在学习有关碳纤维实际生产专业知识的同时,张晓明开展了碳纤维表面处理用专用成膜剂的研究开发工作;针对我国C919大飞机研制需求,开展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评价工作,为中国复材碳纤维产业的发展付出了汗水。
2005年,随着国家《可再生能源法》的酝酿出台,中国风电行业出现了巨大的商机,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抓住此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依托专业生产复合材料管道和储罐的连云港中复连众集团,组建年产10000片兆瓦级叶片的生产基地。张晓明受命担任了兆瓦级叶片生产项目的技术顾问,她根据风电叶片特殊的技术要求,与同事们一起深入了解专业分环氧树脂和胶粘剂的特性,经过反复的筛选,终于为叶片制造建立了优良的材料体系。
叶片投产后,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张晓明与技术人员一起努力完成叶片主要原辅材料的国产化,使每只叶片的材料成本大大降低。通过集成创新,开发出低成本的新型环保制造工艺,叶片的生产工艺更加优化,单只叶片的成型时间由最初的72小时,逐渐降低至24小时,提前1年实现了年产10000片叶片的生产能力。为公司抢占风电市场,节约生产投资,创造更多利润提供了生产和技术条件保障。
锐意创新,科学管理,为企业技术创新和创新体系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取得丰硕科研成果的同时,作为公司技术研发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张晓明十分注重企业技术创新和创新体系建设,通过机制创新、平台整合、人才引进等科学的管理措施,使公司技术创新体系有了质的飞跃。自2006年引进叶片项目以来,张晓明组织、协同和带领技术团队攻坚克难,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集成创新再到自主创新的技术跨越,获得9项国家专利,并主持或参与中国复合材料行业多个标准的制订。国内兆瓦级叶片新品种绝大多数均诞生于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截至2010年底,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国家和部级以上科技开发项目共计18项。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形成了20余项科技成果和120余项专利技术,完成了20余项国家标准的制定。这些技术创新成果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言传身教,甘为人梯,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培养了一支过得硬的技术管理梯队。为了保持公司的持续创新能力,作为公司技术创新的负责人,张晓明在自己刻苦钻研的同时,十分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她组织下属企业对技术骨干进行在职技术专业教育,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专业人才队伍基础。她还利用与国际知名企业的业务关系,对相关的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进行专业技术和技能培训,全面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工作中,她甘为人梯,通过言传身教,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身边的技术人员。叶片项目上马初期,大多数技术人员都是初次接触这个产品,学习培训的任务非常繁重,张晓明主动担当起老师的职责,组织大家进行培训,在短时间内使大家对叶片产品有了详细而深入的了解,为公司在较短时间内生产出第一支兆瓦级叶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叶片测试中心、叶片工艺技术部的工人员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她的帮助下,这两个部门的年轻人得到了快速成长,在公司快速扩张的过程中逐渐挑起了大梁。
淡泊名利,乐于奉献,以厂为家的敬业风范广受好评。张晓明在工作中不计劳苦,率先垂范,常年奔波在外,基本无节假日。很多次在设备进入生产现场后,她都同工人们一道加班加点不分昼夜的安装调试。在第一支叶片试生产的13天里,她在生产第一线每天工作时间超过十二小时,以身作则的风范受到了员工的赞誉。2010年62米5MW叶片设计启动后,她全身心地扑在这只当前世界上***功率叶片的研发工作上,从叶片技术参数、气动外型、生产工艺、模具制作到性能检测全程参与其中,生产阶段虽值严冬时节,但她一直坚守在生产一线,往往到后半夜才能够休息。在她的带领下,仅用时八个月,5MW叶片就成功下线。该叶片的成功投产,进一步奠定了中国复材在国内国际风力机叶片行业的领先地位。在叶片出厂运行之后,她还随时关注着叶片的运行情况,亲自到现场查看叶片的运行状态。即使在北方零下30度的严寒环境下,她都要亲自到达风场,为叶片的下一步改善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多年来,张晓明同志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省部级/行业科技进步奖6次;1993年获得国家科委授予“863”先进生产者称号,1998年获国家建材局“有重要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7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由于张晓明和同事们的努力,2010年,中国复合材料集团公司成功通过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验收,企业经营效益近年来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