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创新 > 十一五重大科技成就 >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发明

十一五重大科技成就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发明

来源:CNBM发布时间:2010/10/12 19:02:25

       2009年,我国水泥总产量已经达到14.6亿吨,其中用新型干法技术生产的水泥产量占总产量的66%。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也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与总院一大批水泥专家为开发我国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所作出的开创性工作密不可分,总院在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自主创新与发展过程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受国外悬浮预热窑新型干法技术迅速发展的影响,总院就开始立项研究悬浮预热窑,在实验室小试的基础上,分别到太原水泥厂和杭州水泥厂进行四级旋风预热器及立筒预热器的试验。1970年,总院赵正一工程师在立筒预热器研究过程中提出"窑尾加把火"的设想并进行了探索性试验,先后进行了烧油和烧煤试验,随后,组建了新技术室,开展了预分解炉冷模型试验和热模型试验,在F0.7x7m小窑上进行试烧并开始着手组织中间试验。1976年6月,石岭水泥厂烧油预分解窑中间试验线建成并开始中间试验,经过半年多紧张工作,试验基本达到要求,3天连续标定小时熟料产量达到15吨,结果表明预分解窑的单位容积产量比立波尔窑和悬浮预热窑提高一倍。石岭水泥厂预分解窑中间试验线是中国水泥工业史上第一条工业化连续生产的预分解窑,其成功运行对我国水泥生产技术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在石岭烧油预分解窑的基础上,随后又在本溪水泥厂进行了烧煤预分解生产性试验,规模扩大到1200t/d。1978年,新窑投入试生产,我国第一台烧煤预分解窑从此诞生。试验结果表明,烧煤预分解窑与烧油预分解窑都能大幅度提高产量和降低热耗,在F3.7x50m烧煤预分解窑上,熟料小时产量达到52吨,热耗为4.18x800-4.18x850kJ/kg,大大优于任何一种窑型的经济技术指标。这些试验结果对我国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的技术开发产生很大推动作用。

       本溪水泥厂试验结束后,我国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的研究进入技术开发阶段。总院提出在新疆水泥厂建设日产700吨熟料预分解窑新型干法试验线并被列入国家“五五"基本建设计划,1978年5月开始动工建设,1981年竣工投产。这是我国第一条能长期连续运转的烧煤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生产线,其试验所得结果十分可贵,对我国水泥生产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也是总院对我国预分解窑新型干法技术发展作出的又一重要贡献。

       1973年,在时任新技术室主任李俭之同志提议下,经过多数同志的同意,把该项技术统一称之为“窑外分解”。之后,这一名称逐渐被国内水泥界所接受并延用至今。从这一具有中国特色而且又非常易于理解的名称中,反映出总院对我国水泥窑外分解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1979年,由总院赵正一、黄南樾、傅子诚等同志编写的我国首部《水泥煅烧窑外分解技术》专著正式出版,由建材院在大量的水泥窑系统的热工测量基础上编著的《水泥窑热工测量》一书出版发行。这是我国水泥界第一次系统地对水泥窑外分解生产工艺技术论述并提出了对其技术水平进行科学测定和评价的方法。

       在自行开发的基础上,我国对国外窑外分解技术及相关设备进行了系统引进。由于有了国内先期的大量试验室和工业试验的基础,更好地支持了技术引进和技术转化。1985年,为了加快技术开发的进度,总院又独家引进了日本小野田水泥公司的RSP窑外分解专利技术,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与经验,消化吸收了其技术特点与设计思路,开发出了适应于不同条件下的多种预热器与分解炉,实现了100%的项目成功率,我国第一条窑外分解油井水泥生产线、第一条窑外分解硫铝酸盐水泥生产线、第一条高原型窑外分解水泥生产线等在祖国的大地上相继投产。

       同时,为了将我国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推向国际市场,总院顺利完成了多项出口的工程设计与技术服务。主要有:中国第一条出口国外日产700吨干法水泥生产线(泰国萨拉布里水泥厂),中国第一条建立于境外的合资水泥企业(津巴布韦华津水泥厂),以EPC方式总承包的第一个水泥生产线境外工程(缅甸郊塞水泥厂)等。

       正是有了总院许许多多“第一”的探索,使得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发展,为推动我国的水泥生产技术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总院在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与肯定,1978年,“水泥窑悬浮预热器”技术与“水泥煅烧烧油窑外分解”技术分别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经过不断研究、开发与产业化,1985年,“日产700吨熟料烧煤窑外分解烧成工艺线”获得“六五国家科技攻关奖”。同年,“日产700-1000吨水泥煅烧窑外分解技术的开发与推广”技术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