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责任与文化

责任与文化

责任与文化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来源: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10-26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70年前
为保卫和平 反抗侵略
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
义无反顾地跨过鸭绿江
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
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
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1950年10月至1951年6月,中朝军队连续进行了5次战役,把侵略军从鸭绿江和图们江边赶回到三八线附近。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渡过汉江后围歼残敌。    

在那场战争中    
197653名中华儿女
在开满金达莱花的土地上
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灿若群星的英雄闪耀在历史的天空
他们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人民的心中   
在中国建材集团
也有多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共同缅怀那一段热血岁月       

                   他曾亲自审问被俘美军飞行员                        

张骥,1928年12月出生于江苏海门县,23岁入朝参战,在中朝联合空军司令部轰炸机指挥所侦查科任参谋,并任司令部机关第一党支部党小组长。他先后2次入朝作战,荣获中国人民革命战争“解放奖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奖章。退伍后到中国建材所属洛阳玻璃厂工作。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张骥曾先后两次赴朝鲜参战。第一次是1951年7月,时任华东军区空军司令部情报参谋的张骥,被派到中朝联合空军司令部轰炸机指挥所侦查科任参谋,开展情报、侦察工作,并任司令部机关第一党支部党小组长。至今,让他最为自豪的是亲自在志愿军总部机智审问被俘美军飞行员的经历。同年12月,被组织安排回国休整。1952年7月,张骥再次被派往朝鲜战斗一线,在中朝联合空军司令部指挥所任情报参谋,一直战斗到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之后,于同年12月光荣回国。    

   

在革命队伍里,张骥先后任苏中九分区一营文化教员、华东警备八旅一营文化教员、上海防空司令部对空勤务处情报科见习参谋、华东空军司令部侦查处侦查科参谋、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侦查处侦查科参谋、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情报处侦查科四级参谋等职。先后参加过1948年9月配合济南战役的江苏海门麒麟镇战斗、1948年11月配合淮海战役的江苏如皋姜埝及黄桥外围战斗、1949年4月渡江战役战斗江苏八位港等战斗。 

他于1959年1月调入洛阳玻璃厂工作,1989年4月光荣离职休养。他在平时的工作中不善言谈,很少提及自己革命生涯中立功受奖的情景,有人问起他的时候,他总是慈祥一笑,勉励同志们认真干好本职工作,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多做贡献。他工作作风严谨细致,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艰苦朴素,任劳任怨,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清正廉洁,深受广大职工和身边同志的尊敬和爱戴。    

在战斗中失去听力                        

王怀舟,1933年12月出生于湖北黄梅县,18岁入朝参战,担任一三三师三九九团三营八连二班副班长,陆军下士。抗美援朝期间经历多次战斗,荣获和平万岁纪念奖章、抗美援朝纪念奖章。2020年获得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奖章。退伍后,到中国建材集团所属新疆巴州天山水泥工作。                    

   

王怀舟回忆,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在敌军的激烈炮火下,装备简单的志愿军伤亡惨重,王怀舟与战友纷纷写下请战书,要求参加支援上甘岭战役。“我们连一百多人写了请战书,出发时,部队给每个人发放了急救包、白毛巾,战友们都写下了遗书。我是孤儿,没什么好牵挂的,就没有写遗书。”王怀舟说。就在出发的前一刻,志愿军取得上甘岭战役胜利的消息从前线传来。    

   

王怀舟说:“战争的惨烈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我记得有一次,美国出动了5架飞机,轮番投弹轰炸,直至炸平才离去,当时我军伤亡惨烈,当时一颗炮弹在我潜伏的附近爆炸,我的右耳朵在那场轰炸战役中失去了听力。”现在,王怀舟对当时的作战情况记忆依然十分清楚,“美军为了切断志愿军的补给,封锁了各个交通要道、桥梁,有一次我们连3名炊事员为了取水做饭,在水坑旁边遇到敌人火力围击,一名战士中弹牺牲,历经万险最后两名炊事员背回来两桶染着牺牲战士鲜血的两桶水,我们喝着有牺牲战友血水的水跟敌人打仗,战友的牺牲使我们很悲愤,大家战斗气势高涨,消灭了很多敌人”,王怀舟说到。1955年12月他从朝鲜回国治疗,于1956年3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9120部队复员。    

   

1959年,王怀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与妻子陈文芝入疆支援边疆建设。王怀舟在战火纷飞的岁月,身先士卒、敢于牺牲、勇于战斗,一枚枚荣誉奖章,承载着他为祖国建设做出的无私奉献,对祖国的深沉热爱。现在,虽然上了年纪,但思想不懈怠,精神不放松,坚持学习党的政策,提高自身认识,努力做到退伍不退色,积极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把加入党组织当做是自己毕生的愿望。    

急行军3个夜晚抵达临津江战场                        

 雷家荣,1935年3月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温江县(现成都市温江区),18岁入朝参战,担任一军二师五团二营六连战士,抗美援朝期间,经历多次战斗,荣获三等功1次。                    

   

1953年3月入朝作战,参军报道当天将姓名中的排行“嘉”字改为“家”,意为保家卫国。他印象当中记忆最深刻的战役是1953年5月的林津江战役,他回忆到,“部队白天休息,夜晚行军,在枪林弹雨中跑步穿越封锁线,经过3个整晚的艰苦行军,抵达临津江战场,开始全线攻打南朝鲜敌军的战役”。入朝期间战斗勇猛、表现突出,分别于1953年6月、1955年3月、1956年7月获全连嘉奖,1954年荣获三等功1次。

1956年8月光荣退伍,退伍后继续发挥军人本色,服务地方。1970年-1985年调入西南地质公司(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四川总队前身),担任车队驾驶员,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立功的活动中作出了显著成绩,1983年4月荣立三等功。    

在中国建材集团还有许多    
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    
他们在战场上作战勇敢 舍生忘死    
退伍参加工作后爱岗敬业 勤奋努力    
为建设祖国作出了贡献    

回眸峥嵘岁月
致敬中国人民志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