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物

人物

致敬劳模 | 以创新致匠心:90后工程师杨威用复合材料拉出中国风电新高度

来源:中复碳芯  发布时间:2025-05-2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人民的楷模、国家的栋梁,全社会要学习他们的事迹、弘扬他们的精神。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要珍惜荣誉、保持本色,继续努力、再立新功。

在中国建材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争创一流的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我们致敬每一位平凡而闪耀的劳动者和每一个并肩作战的团队,记录他们的匠心底色与卓越担当,让劳模精神的火炬,照亮更多奋斗者的征程!

2025年,集团评选出30位“中国建材集团劳动模范”和50个“中国建材集团先进集体”。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复碳芯90后工程师杨威的故事。

在复合材料拉挤技术领域,90后的杨威以创新破局、用匠心筑梦,从科研新人蜕变为技术标杆。作为中复碳芯技术研发部主管,这位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硕士用5年时间书写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奋斗答卷——首创“本体化学改性法-双无脱”工艺,授权发明专利2项,主导技术革新使产品良品率达98%,推动风电叶片关键材料国产化。2025年4月,被授予“中国建材集团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01 扎根一线:在实干中淬炼真知

加入中复碳芯后,杨威始终践行“三位一体”工作法:实验室里解构技术原理,生产线上捕捉工艺痛点,市场端倾听客户需求。为破解拉挤成型良品率瓶颈,他曾连续奋战多个日夜,采集大量工艺参数,通过调整模具温度梯度与牵引速度匹配方案,使产品良品率提升至98%以上。这种“蹲在机器旁找答案”的工匠精神,成为他挂在嘴边的研发准则:“技术创新必须经得起生产线的‘烤验’和市场的‘检验’。”

短短三年间,从基层工程师晋升为技术研发主管,杨威敢于创新的工作精神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感染着每一位团队成员。在他的带动下,团队形成了“敢想敢试又善作善成”的创新文化,推动完成多项关键技术攻关。相关技术成果不仅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更是广泛应用于风电等领域,创造了可持续的经济效益。

02 创新破局:在行业前沿开疆拓土

面对风电行业轻量化、高强度的迫切需求,杨威以“打破技术壁垒”为目标,在拉挤大梁板领域展开技术攻坚。他带领团队历经数百次试验,首创“本体化学改性法-双无脱”工艺,成功研发出双无脱玻纤拉挤板,构建了涵盖材料设计、工艺控制、工装优化的完整技术体系,同时参与制定风电叶片用拉挤大梁国家标准,推动行业技术升级。该工艺自2021年规模化应用以来,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65%以上,累计创收超3亿元。

瞄准海上风电深远海化趋势,他与团队突破高性能碳纤维材料技术瓶颈,开发出专为海上超长叶片设计的碳纤维拉挤板材,该材料助力叶片厂商打造出全球首款额定功率20MW、长度147米级的海上风电叶片,一次性通过静力测试验证,为我国海上风电走向深远海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03 匠心致远:在产业升级中镌刻担当

从基层工程师到技术主管,杨威始终保持“技术研发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在完成碳纤维拉挤板技术攻关后,立即带领团队投入下一代高压缩强度、高压缩应变材料研发;当双无脱工艺实现规模化应用,又率先布局新型双无脱方案超高速拉挤技术研究。这种“突破一个瓶颈、瞄准下一个前沿”的持续创新力,正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最佳注脚。

作为90后技术骨干,他的成长轨迹映射着中国建材集团“注重全面提升”的科技人才培养模式:让科研人员扎根生产一线,在产业需求中找准创新方向,用市场检验技术价值。其主导参与的每个项目,都紧扣“创新驱动发展”主线——既破解企业生产中的具体难题,更着眼行业技术升级;既追求技术参数的突破,更注重成果转化的经济效益。这种“接地气、能落地、有远景”的研发风格,为青年技术人员树立了标杆。

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赛道上,无论是“领跑者”还是“跟跑者”,杨威都在用自身行动彰显着对复合材料的热爱,他将工匠精神深深镌刻在心间,用实际成果一次次诠释着对技术创新的敬畏。他的事迹,是中国建材青年践行新时代青年责任与担当的精神体现,更是新时代产业工人以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动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