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故事 > 谱写气壮山河的时代凯歌

谱写气壮山河的时代凯歌

一年前的4月14日,突如其来的7.1级大地震,使雪域高原上的明珠——青海玉树满目疮痍,伤痕累累。一年后,饱含着中国建材集团10万名员工对玉树人民深情厚谊的两座藏式风格的村民活动中心在雪山的映衬下,已经拔地而起。雪域见证,高原铭记。中国建材人以他们顽强的毅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诠释了作为央企人的责任,谱写出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时代凯歌。

打响抗震救灾攻坚战

青海玉树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高度重视,十分关注灾情并要求集团迅速采取措施提供援助。集团立即成立了以总经理姚燕为总指挥,党委副书记郝振华、副总经理刘宝瑛为副总指挥的抗震救灾应急指挥中心,并当即决定为青海玉树灾区捐建价值500万元的永久性新型抗震节能房屋。经过前期大量实地调研以及与青海省住建厅、国资委以及玉树州有关部门的反复磋商、交流,最终确定了为玉树县禅古村和甘达村捐建两幢村民综合活动中心,并责成曾承担汶川震后重建任务的旗下骨干企业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北新集团”)对这一项目予以组织实施。

“全力以赴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履行央企社会责任”,这是中国建材集团的庄严承诺,这个承诺贯穿了整个灾后援建的始终。

北新集团在接到中国建材集团部署的捐建工作任务后,迅速成立了以总经理崔丽君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和以副总经理刘贵平为组长的项目实施小组,赵雁鸣副总经理作为项目前线总指挥,展开建设工作。由此,一场艰巨的抗震救灾攻坚战在青藏高原打响了。

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玉树高原,空气稀薄干冷,含氧量只相当于平原地区的60%,紫外线暴晒、风沙雨雪经常不期而至。面对气候条件恶劣、有效施工期短等客观环境,项目组成员并没有动摇援助玉树人民的热情与决心,他们以无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项目建设中。

为了抢时间,项目组抵达玉树后,顾不上休整,立即前往施工现场勘察,与当地相关政府部门沟通设计和施工方案;与施工方协商报价,确定项目预算;制定施工计划,统筹安排项目进度……

为了保证项目进度,项目组吃住在工地,无论是雨雪极端天气还是中秋、国庆节假日,大家没有一天休息,每天工作时间都达到十六七个小时。项目组每个人都身兼数职,运输、装卸、谈判、材料采购、施工管理、现场监督、沟通协调……各项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井然有序、快速推进。
  

在后方北京,中国建材集团、北新集团上下都在为玉树项目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总经理姚燕十分关心项目进展情况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副总经理刘宝瑛数次奔赴玉树现场,了解具体情况,指导援建工作;中国建材集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项目工作,积极协调青海省政府、青海省建设厅、民政局等相关部门,支持项目顺利有效地开展;为保证材料能够及时供应,北新集成房屋的工作人员“十一”长假加班加点,完成了项目全部龙骨及配件的生产以及外购建筑材料的收发货;为解决前线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项目组紧急从四川等地抽调技术骨干,迅速奔赴玉树项目一线……经过数个月的艰苦奋战,如今,这场攻坚战已经宣告胜利,两座具有藏式风格的村民活动中心顺利竣工。

  打造灾区样板工程

为了打造玉树灾区的样板工程,此次重建项目采用了住房城乡建设部推荐使用的新型抗震节能房屋体系,这也是玉树震后首次采用新型抗震节能轻钢结构体系建设的项目。这种体系主要由轻钢结构的墙板、楼板、屋面板及维护结构组成,结构自重轻,为传统砖混结构的30%,可以抵抗9度地震,是适用于地震多发区的永久性房屋建筑;建筑密闭性高,室内温差小,节能效果好;构件全部镀锌处理,耐久性能强,结构使用寿命可达70年以上。此外,由于该体系采用工厂制作,实现了构件工厂预制和现场装配化施工,施工周期短,噪声、粉尘与垃圾少,极大地减轻了当地的生态负荷,满足国家65%的节能标准。不仅如此,项目还采用欧松生态板、节能保温门窗、节能灯具等节能环保材料,预留了烟道、安装土暖气、太阳能等符合当地特点的设施,使房屋既贴心舒适,又与先进科技成果同步。该体系房屋还可增加8%至13%的有效使用面积,符合国家土地资源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其在节能环保方面的突出表现符合国家低碳经济政策要求,将对当地的房屋建设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

在制定设计方案时,项目组还充分考虑藏区的实际情况,采用了红白两种颜色,将村民综合活动中心设计成平房合院式建筑,阳光天井式的会议厅、村级医疗室、图书阅览室、党员活动中心、警务室、文化活动室、办公区域和仓库等公共设施。

青海省玉树灾后重建总指挥长、副省长马顺清及住建厅、州建设局等各级领导先后前往施工现场视察指导工作时,对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

  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地震可以震倒房屋,可以阻塞交通,可以中断电讯,但是,阻挡不住中国建材人积极参与玉树灾后重建的坚强决心。面对困难不低头,面对挑战不认输,是中国建材人参加玉树灾后重建的真实写照。震后的玉树到处都在施工建设,工程车辆充斥道路,路面凹凸不平,晴天漫天飞尘,雨天泥泞难行。禅古村、甘达村两个项目位于结古镇的两个方向,相距20多公里。项目组每天都要在山路上往返数小时,奔波在禅古—结古镇—甘达三点一线上,在紧张的工程进展面前,每个人都被磨炼得格外“强悍”。

项目组驻地就在禅古村工地现场,那是一座腻子都未干透、没有任何取暖和供水设施的新建住宅,室内没有卫生间、没有淋浴室,条件十分艰苦,可是同志们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没有床,大家就一起动手,用建房子的模板搭张床,铺上被褥就是睡觉的地方;没有食堂,就与工友们搭伙,既节省了时间,又方便交流……

停电也是工程建设的一大障碍。由于玉树地区未与国家电网联网,当地电力供应仅靠八座小型水电站供应,其中五座在地震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仅有三座勉强运行。大规模施工建设加剧了电力紧缺,停电成了常态,而这又导致施工不能按计划推进。经过多方协调,项目组为两个工地分别配置了发电机,全力保障项目建设。

物资紧缺也是项目建设的一大难题。由于当地物资匮乏,各种工程材料都要从西宁、兰州、北京等地采购加工并运到玉树,最短运距也在800公里以上。有时候遇到运输路上下大雪,材料运输车辆无法顺利前行,所需要的施工物资就不能及时供应。负责材料供应的人员忙前跑后,吃饭的时候都在联系物资……

困难并没让项目组退缩,而是更加激发了大家战胜苦难、保证工期、为玉树人民提供高质量工程的斗志和决心。大家晴天抢着干,雨天巧着干,晚上挑灯干,对于大多数生活在都市的施工人员来说,玉树建设是一生都不可能忘记的艰苦岁月。

最坚定的战斗决心

对于跋涉三千公里、在雪域高原上开展工作的建设者来说,他们没有震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却始终有着那份坚定与执著。“如果一个人能活80年,大约是1000个月,而我们有幸在玉树度过三个月,也就是生命1/300的时光,这将是一段多么难忘的人生经历啊。”北新集团玉树重建项目组前线总指挥、副总经理赵雁鸣对项目组的同志们算过这么一笔账,他希望通过这种具象的语言,让大家更深刻地领悟援建玉树之于每个人的重要意义。“我们来到玉树,不求别的,就是想为灾区人民尽一份绵薄之力,这是我们中国建材人的责任。”实实在在而掷地有声的话语,真实地表达了项目组队员们的心声。

每天早上7点,大家都会准时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晚上,顶着满天繁星回到驻地后,还要开会布置第二天的工作,并向总部发出当天的工作报告。遇到停电没法上网,就得将工作报告编辑成手机短信发回总部,忙完这些常常要到深夜。

初到玉树,项目组许多同志都有强烈的高原反应,经受着头痛乏力、胸闷呕吐的折磨,但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除了服用缓解高原缺氧的药物外,感觉不舒服时就停下手里的工作歇一会儿,严重的时候就吸点氧气,就这样,大家逐渐习惯了高原的生活。

在一线,每个人都有感人至深的故事。项目经理孙磊,在项目考察阶段即有明显的高原反应,但他依然主动请缨奔赴一线。出发前,他向党组织正式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项目现场,他以坚强的意志挑战身体的极限,制作项目预算、确定工程图纸、与工厂反复沟通、监督工程质量……忙碌让他忘却了高原反应的痛苦,和对新婚妻子的思念之情。项目采购员王金成刚刚结束前一段出差任务回到北京,就接到了玉树捐建的任务,他顾不上旅途劳顿,立即背起行囊奔赴西宁,寻找工程上所需要的材料。后勤协调员李麟在工地上患了感冒,被领导责令下山,但是,他反复请求留下和战友们并肩作战。设计员李东辉不顾家里的困难一头扎进工程项目,从来没有抱怨。郭帅麒刚刚毕业参加工作,才走出校门的他没有同龄人常有的娇气与自负,而是怀着一腔热情毅然投入到工程一线……他们以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坚守在阵地上,无怨无悔。

  始终相伴的关怀,始终如一的责任

在异常艰难的环境下,项目组成员披荆斩棘,在一片废墟之上建设新的家园,在他们顽强拼搏的背后,更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始终支持着他们。

从确定项目至今,住建部、青海省以及中国建材集团、北新集团的领导,乃至一线的记者,灾区的百姓,他们一次次前往玉树工地,为项目组的同志们送去了关怀和温暖。

国家住建部的领导来了,他们对玉树进行实地考察,勉励中国建材集团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为灾区人民建设最好的房屋;

青海省玉树灾后重建总指挥长、副省长马顺清以及青海省住建厅、州建设局等各级领导来了,他们视察一线,考察指导,对项目组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

中国建材集团、北新集团的领导来了,他们亲切慰问工作人员并对项目进行指导,要求把禅古、甘达项目建成玉树灾后恢复重建的样本示范工程,树立中央企业的良好形象;

灾区的百姓来了,他们送来自己做的糌粑和衣物,握着项目组成员的手,真诚地感谢从北京来的兄弟。

……

一份份炙热的情感贯穿于援建工作的始终,项目组成员把它们牢记在心里。而在心里,更加铭记了作为中国建材人,作为央企人的一份责任。

“我们始终牢记作为中央企业应该担负的责任。”这是中国建材集团发布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时所做的承诺。汶川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灾难发生时,中国建材人就是凭着这样的信念奔忙在援建现场。在玉树援建过程中,不管再苦再累,这个信念始终如一。安全、高质量的完成捐建任务,为了灾区人民,为玉树灾后重建作出我们的贡献,充分展示作为一个中央企业的良好形象和社会责任,成为每一个人唯一的目标。

在玉树灾后重建的日子里,中国建材的建设者们怀着对玉树人民的深情,践行着央企神圣的使命,他们用激情和汗水圆满完成了捐建任务,用拼搏和奉献诠释了中国建材人的无疆大爱,雪山为证。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建材集团,英文简称CNBM)拥有产业、科技、成套装备、物流贸易四大业务板块,是集科研、制造、流通为一体的中国***的综合性建材产业集团、世界500强企业,在水泥、玻璃、轻质墙体材料、玻纤、碳纤维等领域具有国内、国际主导优势。2011年,经营业绩在全球建材行业中位列第二。

中国建材集团标志图形是由同心围绕、中心对称的几何图案聚合而成,坚实有力,代表了“中国建材”这一国家兴办的综合性建材产业集团。两个正方组合而成的内八角与外八边形构成一个整体,既体现了中央企业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又蕴涵着“四方四维”的“八方”概念,体现了集团以联合重组为主的成长模式,代表了“善用资源、服务建设”的企业使命,呈现了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的态势。

建设又强又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建材产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