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媒体访谈

媒体访谈

中国经济时报:有“容”乃大——中国建材崛起之秘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周雪松发布时间:2012/3/1 15:59:54

       编者按:为使社会各界更加了解央企,深入开展“走转改”行动,2月27—28日,国务院新闻办、国务院国资委联合组织媒体走进中央企业,进行为期两天的采访活动,分别深入中国建材、中国华能、中国石化和大唐电信四家中央企业,报道中央企业的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为此,本报特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2月27日上午,媒体见面会刚一结束,不少记者便将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围了起来,多位记者追问,中国建材集团(下称中国建材)下一步如何实施玻璃行业联合重组?在此次媒体见面会上,宋志平透露,中国玻璃工业出现全行业亏损,中国建材未来将扮演行业整合者的角色。

       事实上,中国建材并不是第一次主导一个行业的变革。这也留下了一个很大悬念,足以让媒体记者们穷追不舍。

       历史有时总是惊人地相似。10年前,中国建材面临的处境同样不容乐观。当时的建材行业,“大而不强”特征鲜明:尽管行业收入与资产规模均属万亿元量级,却产能过剩,企业分散,行业效益微薄。以水泥为例,2005年,我国约有5000多家水泥企业,位居前10名的企业产量仅占全国水泥总产量的15%左右,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在60%以上,国内不少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用宋志平的话说,“当时整个行业都在打乱仗,恶性竞争。”正是在这样一种恶劣环境下,中国建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0年前,中国建材销售收入仅20多亿元,但截至2011年,中国建材销售收入已经接近2000亿元,实现净利润和上交税金双双超过百亿元,已经成为中国***、世界第二的建材企业,也是我国建材行业唯一的世界500强企业。

       宋志平36岁担任北京新型建筑材料总厂的一把手,带领总厂迅速走出极度艰难的困境,发展成为全国新型建材行业的龙头企业。2002年,宋志平被任命为中国建材总经理(后任董事长)后,中国建材年均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总资产复合增长率均超过60%,资产保值增值率更是达到了548%。

       中国建材水泥重组整合的成功经验不仅获得了国家管理创新最高奖,而且入选哈佛案例,成为世界顶尖学府学习研究的对象。

       而宋志平从2009年起还执掌另一家中央企业——中国医药集团,在他任董事长不到3年的时间里,该集团营业收入由当初400多亿元跃升至2011年的1200亿元。

       在介绍企业经营成功的秘笈时,宋志平说除了创新,就是包容性增长。记者注意到,中国建材迅速崛起壮大的历程,一定程度上走了一条资本运营、联合重组、管理整合和集成创新的道路,在过去的短短几年时间里,中国建材集中整合了300多家水泥企业,其中大多数是民营企业,真正实现了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

       正是通过联合重组地方中小企业,融合民营资本,中国建材实现了央企和民企共赢的“包容性增长”。说到中国建材的“包容性增长”,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故事:时光回溯到2007年4月,杭州西湖畔某饭店,几位茶客从早晨喝到晚上,喝茶者分别是浙江水泥、三狮水泥、虎山水泥、尖峰水泥负责人,这4家企业占了南方水泥半壁江山,请客者正是宋志平。据说这次茶喝得并不轻松,原因就是宋志平要“虎口拔牙”,布局南方水泥市场。

       不过,喝完茶后,这4家企业最终都加入了中国建材,结果皆大欢喜。后来这个故事也因此成为中国建材行业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