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聚焦

行业聚焦

我国塑料门窗技术引进情况分析

来源:CNBM  发布时间:2002-12-13

  我国真正的塑料门窗生产,是从80年代初引进设备开始的,主要是从欧洲引进技术、引进设备。但受当时经济水平的局限,一味追求低成本,多采用单腔或二腔结构,效果不甚理想。此后,一些地区加大了引进力度,尤其是后来先进设备的引进以及大型企业的参与,使产品技术性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引进渠道较为单一,加上时间仓促,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不够,因此这些引进基本上保持了欧洲塑料门窗的基本特点与风格。相应地,欧洲塑料门窗的一些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方面也未得到较大改进,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性与性能关系的处理。我国企业在引进时,结合中国经济现状,在壁厚上做了一些调整,一般为2.0~25毫米左右,但末对内筋结构进行改造,因此型材强度受损很大,门窗性能远不如国外产品。
  第二,纱扇的处理。在欧洲,夏季降温和通风的方式多为动力方式,欧洲的塑料门窗一般不设计纱扇。而我国一般为自然通风,因此需要安装纱扇。我国企业引进时,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一是设计固定式纱扇专用导轨使框材变宽。这样门窗生产成本就增加了,而考虑到经济性,企业的一般做法是将扇料断面尺寸缩小,如此产品的强度将必然受影响。二是设计装配式纱扇导轨。这种方法为设计与加工带来一定灵活性,但由于是拼接方式,成品整体感较差。
  第三,玻璃镶嵌方式的处理。由于是干法镶嵌必须使用密封胶条,但我国塑胶工业的落后现状,使得玻璃密封条使用寿命一般为3~8年,这与型材寿命30~50年不匹配,塑料门窗使用一年以后,胶条易老化龟裂,从而使门窗密封性大打折扣,同时也影响了门窗美观。
  第四,冬季室内结露水的处理。考虑到气候原因,欧洲门窗多设计中空玻璃窗,从而避开了结露问题。而中国由于受经济条件所限,多采用单层玻璃,因此冬季室内玻璃结露现象较为普遍。对于双轨推拉窗与内平开窗而言,意味着结露水会顺着玻璃流到窗台上,从而损坏与污染窗台装饰物。这个问题至今未能很好地解决,不能不说是我们引进工作中的一点缺憾
  笔者认为,我们在引进欧洲塑料门窗技术上是存在不足的。当然,这项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既需要我们全面考察国外技术,吃透其优点,找出其缺陷,又要认真研究我国国情,取长补短,克服其不适合中国国情的部分,并进行有效的改进和创新。
  我国从北美引进技术、设备是从90年代开始的,此次技术引进,笔者认为是代表了一种趋势——即欧美结合中国特色。下面对这次引进的主要特点作一描述。
  第一,产品配方方面。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一大潮流,为此欧洲部分塑料型材企业也纷纷对其存在毒性因素的铅盐类热稳定剂配方进行改造。因此,以引进美式型材技术为代表的大明恒泰公司在配方中坚决采用了北美流行的环保型有机锡类热稳定剂,使其产品成为绿色环保型产品。
  第二,断面设计方面。一是根据国家的节能政策,保留了北美多腔室结构设计;二是根据国家行业规定,结合欧洲型材特点,增加了独立的钢衬增强腔;三是结合北美和欧洲的型材壁厚,将型材壁厚调整为1.8~2.2毫米;四是结合北美和欧洲的扇料设计,在北美扇料的基础上适量放大,以便于加钢衬后可用于高层建筑;五是考虑到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外立面设计为斜面或弧面造型,使其外形流畅美观,从而增强了装饰效果。
  第三,框扇结构方面。一是保留北美密封性良好的框包扇结构;二是按欧洲方式将窗扇设计为可拆卸扇,以便于清洗玻璃和门窗维修;三是结合欧洲塑窗特点,在框材上设计导轨,并将扇料设计为扇下装滑轮,以增强使用效果。
  第四,玻璃装配方面。一是考虑中国人的使用习惯和安全防盗性,采用欧洲的内装玻璃,便于更换;二是考虑中国塑胶工业落后现状,采用北美的湿法镶嵌方式,从而避免了因干法镶嵌导致的胶条老化、龟裂问题。
  第五,开启方式方面。一是采用了北美的单向推拉窗和提拉窗,这种型式的塑窗有一扇玻璃镶嵌在框材和一根中挺上,形成了一个固定扇,这样就省掉了3根扇料,从而将出窗率提高了20%~30%,增强了经济性;二是借鉴了欧式门窗的长处,继续采用了欧洲的平开门窗。
  这些改进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型材配方成本较高,型材生产成型难度较大,塑窗制作工艺较为复杂等。笔者相信,随着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这些不足都将得到改进。
                         

               摘自:中国建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