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张剑星谈浙江水泥三大变化

来源:CNBM  发布时间:2009-03-16

       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开始成规模在浙江布局的那刻起,浙江水泥行业就不缺乏业界关注的目光。

      “浙江现象”、“价格锅底”、淘汰落后、兼并重组……紧随着我国水泥工业发展脉搏的律动,浙江水泥行业从无序走向理性,从低谷走向光明。关注浙江水泥的眼光也从迷惘、疑虑,变成惊叹、折服。

       作为近年来浙江水泥行业发展的亲历者,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材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张剑星向记者谈起行业产生的新变化非常自豪:“不到两年时间,中国建材用联合重组的方式,在浙江推动了一场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战略性重组。中国建材南方水泥公司已经成为一个产能规模过亿吨,在我国东南经济区有重大影响力的大型水泥企业集团。”

       在张剑星看来,中国建材所推动的这场战略性重组,使得浙江水泥行业出现了三大明显变化:产业结构调控合理、节能减排进程加速、水泥价格理性回归。

       几年前,水泥消费强劲的浙江出现了新型干法水泥投资热,两年中有41条新型干法生产线投产,被外界称为“浙江现象”。但好景不长,2003年年底遇上国家实施宏观调控、能源价格大幅度上涨,浙江水泥企业打起了价格战,利润急速下降。

       “那时浙江各地一窝蜂上新型干法生产线,企业各自为战,导致产能过剩。作为浙江虎山集团的董事长,我那时也可以选择寻求机遇慢慢做大,固守着自己的这片天地。是中国建材‘靠存量联合扩大规模、靠管理协同创造价值’的理念吸引了我。南方水泥的组建,对浙江水泥企业总体发展规划有了统筹,避免了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也使加入其中的中小水泥企业的资产得以保值增值。”张剑星坦言,如果没有南方水泥的进入,2008年无疑是浙江省水泥企业最困难的时期。

       “如果企业生存都可能出现问题,哪还能腾出手来开展节能减排?”张剑星介绍,目前,南方水泥所有的日产2500吨以上新型干法生产线都在陆续配套余热发电项目。中国建材的联合重组对所在战略区域的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浙江一些水泥企业老总对我说,政府想到还没完全做到的事情,南方水泥做到了。”张剑星认为这是对南方水泥相当高的评价。

       几年前,浙江地区水泥恶性竞争不断、价格偏低,一向被业内人士形象地称为国内水泥市场价格的“锅底”。

       南方水泥成立后,建立了区域价格协调机制。张剑星介绍,浙江水泥协会推出了节能限产措施,南方水泥协调组织区域内企业积极响应、快速反应,实施了恢复性价格提升,使企业盈利有了明显增加,并使偏低的区域水泥价格尽快得到恢复性增长。当前浙江地区的水泥价格已经逐步走出了“锅底”,呈现理性上升的势头。

       行业出现的新变化让在浙江水泥业内奋战多年的张剑星欣喜,但经历过浙江水泥行业低谷的他,同时也建议,国家要严格控制大型水泥生产线等重大项目的核准或审批,防止一些地方政府出于拉动GDP的政绩需要,盲目新上水泥项目。(中国建材报记者 王庆功 张绍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