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中国企业报:从创新中脱颖而出

来源:中国企业报  发布时间:2010-06-25

       他,在玻璃行业耕耘了近30载;他,时刻牵系着国内玻璃发展方向;他,还将继续为中国玻璃行业奉献力量。
  2010年6月9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向他颁发我国工程科技界的最高荣誉之一———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以表彰他在建材工程科学技术及管理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和做出的重要贡献。
  他就是中国玻璃工程技术的新一代领军人物———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彭寿。
  “你们是国内玻璃行业的领军企业,你们的发展思路和方向与国家战略紧密相连,特别是进入了TFT和太阳能产业,还有全氧燃烧、余热发电。你们的创新,为推进玻璃行业的节能减排、结构调整和发展循环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刘延东在接见彭寿时,对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和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如此评价。
□本报记者 徐旭红 周围围/文
记者:业界都认为,你给中国玻璃工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短短几年时间,你把一个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企业领入发展快车道,成为浮法玻璃工程技术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军企业,占了80%的国内大型浮法玻璃工程项目市场份额,90%的国际玻璃市场份额,这其中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彭寿:我们的企业原先是一个国家建材局直属的科研院所,即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2000年进行了改制,加入中国建材集团。当时,我们在改制的时候遇到过很大的困难,如主营业务不突出,骨干人才流失严重,离退休人员较多等等。如何走向市场,适应市场的变化,如何把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是科研院所的发展面临的难题。但很高兴的是,在上级的领导下,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大家齐心协力,本着一种时刻以自主创新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来做这件事,我们渡过了这个难关。
  是我们把中国的第一条浮法生产线出口到国外。也许大家知道,中国的浮法玻璃是惟一不用给国外交技术费的工业项目。三大浮法技术,一个是英国的技术,一个是美国的技术,另一个就是我们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创造出了中国的浮法技术。以前有些生产线也请外国人来设计,可是需要很大的费用,收你几千万的技术费。而且不光技术费,连平时生产,每卖一吨玻璃还要给他多少提成。比如说中国生产DVD等等,都要向人家交技术费的,现在我们攻克了玻璃这个难关,所以这个问题从根本上就已经解决了。
  发展到现在,我们攻克了很多难关,先后创造出中国玻璃史上“三个第一”,我国第一条超薄浮法玻璃生产线,第一条超薄浮法玻璃深加工生产线;完成了我国第一个玻璃厂烟气脱硫项目。
  这次能够获得光华工程科技奖,我认为自主创新一直贯穿着这个企业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我们整个团队持续进行自主创新是企业快速成长的要素。
  记者:任何一项技术的研发成功都是漫长而艰辛的。在您的主持下,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先后填补了我国太阳能光伏玻璃、液晶显示玻璃基板等工程技术的数项空白,您怎么看待这些研发成就?
  彭寿:我可以算是一名老玻璃人,10年来,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攻克了近百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一些成就,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和蚌埠院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0多项,国家授权专利50多项。
  我们先后成功研发了中国新一代浮法玻璃技术及成套装备、太阳能光伏玻璃技术、薄膜太阳能电池用TCO导电膜玻璃基板技术、信息显示液晶玻璃基板技术……取得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局面,化解了我们作为玻璃科技工作者“心中的痛”。
  这些成就的取得,是我们一大批技术工程人员辛勤耕耘、刻苦研发共同创造的,这其中也经历了不少的困难。比如,我们为了攻破烟气脱硫除尘技术难关,除了仔细研究国内外上千种资料,还需要忍受高达千余度的玻璃熔窑高温,在工厂的车间里、窑炉旁,反复做排气净化脱硫实验,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最后发明了多段喷淋加脱水环的新型脱硫塔。在研发过程中,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
  也正是这些高新技术的研发和转化作为坚强的支撑,我们的企业在近年来实现了迅猛发展。2009年,我们的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比2002年增长了近40倍,其中国际收入占总收入的70%以上。连续多年进入全国勘察设计企业50强和美国ENR200强,并成功进入资本市场。
  2007年,我们总承包的印尼日产900吨浮法玻璃生产线顺利投产,成为中国出口规模***、技术水平最高的浮法玻璃工程项目,实现了中国浮法新装备和新技术成功走向世界的新突破。
  2010年,我们总承包建设的印度日熔化能力为600吨的浮法玻璃生产线产品畅销印度国内外,玻璃质量优于欧美在印度建设的生产线的产品质量,获得了印度各界的好评,为进一步打开东南亚市场奠定了基础。
  目前,中国建材工程集团占领了80%左右的国内高端玻璃技术市场份额和90%左右的用中国技术设计建设的国外玻璃生产线,与近300家跨国公司保持良好合作,与西门子、三菱等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海外工程由东南亚、中东、非洲发展到全球,创汇数十亿美元。
  我们深知,以高新技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有高新技术和产品作为储备。
  记者:太阳能产业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骄子”,全世界都在对其进行攻坚。中国建材在这一领域可以说已经占据了制高点,您如何看待这种制高点?
  彭寿:公司设计和总承包的东莞南玻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线于2007年投产,该生产线是我国目前规模***的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线,打破了国际玻璃巨头对这一技术的垄断,满足了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太阳能产业在国外每年以30%—50%的速度递增,是目前世界上比IT产业发展更为迅速的产业。产业的“爆炸式”的增长,带动了超白玻璃需求的迅速需求。超白玻璃基片科技含量高,生产难度大,附加值高。
  由于此前国内没有企业能够生产超白玻璃,所需超白玻璃全部依赖进口,而世界上只有美国PPG、法国圣戈班、英国的皮尔金顿、日本的旭硝子等少数企业掌握超白玻璃的生产技术。我们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打破了国际玻璃巨头对这一技术垄断,研发出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超白玻璃生产线的成套技术与装备,并掌握了其全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质量达到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标准要求,不仅满足了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且为国内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这些高端市场项目牢牢巩固了中国建材工程集团在玻璃工程技术市场中的领导地位,对中国玻璃打破国外巨头的垄断,掌握市场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我们知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公司依靠科技创新来打造中国建材出口的航空母舰,对于中国建材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想法?
  彭寿: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在国内,是让中国浮法技术走向世界,让中国的民族工业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示实力。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三新”战略描绘了一个崭新的蓝图:“发展新型建材、新型房屋、新能源材料”,在玻璃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我们的团队就是这一战略的承担者和践行者。
  无论是进军新兴产业,还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我们将始终坚守创新的理念,这种创新不仅表现在技术上,观念上的创新,精神的求新更重要。
  近年来,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建材***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蚌埠基地、安徽省薄膜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节能减排工程技术中心等十几个行业研发机构在中国建材工程集团和蚌埠院落户;环保研究院、机电研究院、企业研发中心、光电技术研究中心、光电装备研究院等多个企业研发机构在中国建材工程集团和蚌埠院成立。
  依托这些研发体制、机制优势,我们集中全国优势资源,打造光电玻璃产业集群,形成光电玻璃研发、装备制造和推广应用的上下游产业链。
  不是有多少鸡蛋、面粉,我们就做多大的蛋糕;而是我们要做多大的蛋糕,我们就去找多少鸡蛋和面粉。金融危机中,当许多国内外的大企业正在观望、收缩、徘徊之时,我们完成了中国建材集团在太阳能光伏发电及玻璃新材料战略发展方面的布局。中建材太阳能蚌埠基地、中建材合肥光电产业基地、中建材池州新能源产业基地、中建材成都液晶面板显示基地、中建材太仓装备和太阳能产业基地、中建材广东太阳能产业基地……在这些基地之中大力发展 “四新一研”,有了这些基地,研发成果可以迅速工程化与产业化,我们就是要将核心技术研发到工程、再到产业的两条链紧密相连。
  记者:您既是推动中国玻璃工业技术升级的创造者和改革者,又是推动企业发展前进的掌舵人和开拓人,您是如何做到多重身份的角色定位?
  彭寿:我自认为是个“车夫”,晚睡早起推动三对车轮前进:一对是国内和国际的轮子,它代表企业前进的方向;一对是生产和科技的轮子,它代表企业不断创新的精神;一对是玻璃和水泥的轮子,它代表企业的综合实力。
  近年来,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和蚌埠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紧扣节能减排,加强工程与产业集成创新,大力研发新玻璃、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加强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使用,这些技术已经成功应用在国内外多条生产线上,并全部或部分实现了产业化。
  宋志平董事长说过,企业要提升自己的公司价值。我们要提升公司价值,就要有深厚的内力积淀。我理解企业的厚度就是企业发展的内涵,还包括领导者深远的思想境界。
  我认为在市场竞争中,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要想做“快鱼”,就必须紧紧盯住市场发展的脉搏。只顾眼前吃饱不行,还得为明天、后天谋划。
  作为一个企业,如果要想立于长盛不衰,成为一个百年老店,必须一方面要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一定要与世界为伍,与世界大的企业共舞,这样你才能够长大。
  我们这些年也贯彻了市场化、企业化、工程化和国际化,最重要的是国际化,我们通过推动国际化,使我们的企业盈利水平和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只有与巨人共舞,自己才可能成为巨人。

详见2010年6月29日《中国企业报》